九品中正制自魏晉南北朝創立以來,確實是為朝堂之中輸送了不少的「新鮮血液」的。
可是這樣的制度卻使得門閥制度逐漸壯大,最后竟直接壟斷朝堂,不過這樣強大的門閥士族,怎麼會走向滅亡的境地?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門閥士族形成、發展到頂峰并逐漸走向衰亡的時期,詩中的王家和謝家正是這一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兩大士族。
他們的崛起和衰敗,不僅揭示了某一家族的興衰榮辱,而且反映了中國中古時期社會階層的大變動,而這一變動可謂影響深遠。
中國古代很長時間內,社會結構都相對穩定,因此有些人稱這種結構為「超穩定結構」,但處于相對穩定的中國古代社會結構,也是時常會有一些變化的。
而門閥士族,指有深厚的家族背景、較高的社會地位、雄厚的經濟實力、掌控政治仕途的世家大族集團,是由東漢末年的豪族、豪強地主集團發展而來的。
這些集團又通過婚姻等社會關系,和文化傳承與壁壘構筑成相對封閉、凝固的社會等級和結構,魏晉南北朝時期居于主導地位的,正是這些逐漸形成并達到鼎盛的門閥士族。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