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聽過這樣一個問題吧,假如女朋友和媽媽同時掉進水里你會救誰?如果選擇救一方的話,勢必會引起另一方的不滿,所以這個題目就變成了個送命題。
而在中國古代有一女子也被問到了相類似的問題,說必須在丈夫和父親之間選一個死,會怎麼選?這女子在思索過后居然給出了巧妙的回答,并且還從她的答案中衍生出了一個成語!
那麼,解決了這個難題的這名女子是誰呢?她是鄭國權臣祭足之女雍姬的。雍姬之所以會被問到這個難答的問題,還要從她的父親祭足開始講起。
祭足是鄭莊公跟前的紅人,也是這位鄭國君王的謀士。在古代歷史上,一位成功的君王身邊總會有一位謀臣相幫,就像是諸葛孔明之于劉備,祭足在鄭國就是這樣的角色。
公元前701年5月,鄭莊公病逝,祭足擁立公子忽繼位新君,是為鄭昭公。
但是這公子忽卻不喜祭足,在他看來祭足就是父親安排監管他的人,并且這祭足位高權重,一定會變成他日后獨立實行統治的絆腳石。
當然了,祭足也知曉公子忽的這個心思。在他看來,如果公子忽能給他信任,他就能像輔佐莊公一樣輔佐他,因為祭足不想要奪權篡位,他只想好好地當個權傾朝野的謀臣罷了。
可是這公子忽對祭足是滿懷戒心,于是祭足也就只好再做打算。而在這個時候,宋莊公暗中找到祭足,命令他廢黜公子忽,轉立公子突為鄭國新君。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