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東漢時期原始佛教傳入我國,后歷經時間的長河,佛教在我國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和傳播,后更是在歷代高僧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我國獨特的佛教文化,以致于讓佛學文化得以傳承下來。
1986年正月初四,在福建省泉州市承天寺內,一個滿臉皺紋的和尚,在滿堂的念經聲中,緩緩閉上了眼睛。
如果讓你一輩子只做一件事,你會不會感到厭煩?
有這樣一位老人,他用了一輩子修行佛法,將自己的全部光陰獻給了青燈古佛。
相比于現在「大師」橫行撈金的浮躁社會,他卻寂寂無名,直到圓寂前都在鑽研佛法。
他叫廣欽,被人贊為「佛法至深百年罕見」,那麼他究竟是如何修行的,才被眾人這樣敬服呢?
少年與佛
廣欽于清朝光緒年間十八年出生在福建,小時候他家裡的條件並不是很好。
在他四歲那年,為了讓他哥哥有錢結婚,他被父母送給了別人家當兒子。
而他與佛結緣,就是在這個時候。
廣欽從小就頗具慧根,對于佛法一點就通。
她的養母也信奉佛法,他就和養母一起修行,在這個期間,他與佛的緣分越來越深。
可令人遺憾的是,他並沒有感受多久家庭的溫暖。
幾年後,他的養父母先後去世,養父母遺留下的財產遭他的親人垂涎。
經歷了這麼多變故,廣欽覺得世事無常,萌生了出家的念頭。
于是他將養父母留下的田地分毫不取,全部送給了親戚,孑然一身前往了泉州承天寺。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