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農歷三月,北京城外李自成大軍環伺,崇禎皇帝在紫禁城內煎熬。此時的他已經深感大勢已去,想要挽回這江山千里只能寄希望于和談。然而三次提出和談的建議,都被固執的崇禎皇帝拒絕。這三次和談,是李自成滅明之前給予崇禎的最后機會,也是崇禎錯過挽救大明的最后時機。
李自成,一個出身貧寒的江湖人,竟然有朝一日率領農民軍壓境京師,讓人嘆息大明積弊的同時,也不得不驚嘆他的能力與手腕。
這個來自陜西米脂的李自成,生長在一個荒蕪貧瘠的村落,家境貧苦難以自立。米脂縣地處陜北山區,土地貧瘠,常年風沙肆虐,居民生活極為艱辛。李自成一家世代都靠種地維生,艱苦度日。李自成從小體弱多病,父母沒指望他能勤勞耕作,只好讓他放牛幫補家用。少年李自成卻對打獵習武極為熱衷,常常一個人在山野中揮灑汗水,可惜實際生活中毫無施展機會。
一次放牛時,李自成為還清一個舉人的借款,被該舉人控告到縣衙,后被判罪杖刑五十。在縣衙受完折磨,他憤恨難平,背負債務和恥辱回到家中。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