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提及哈密瓜,人們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新疆的陽光、甜美的果肉,以及夏日冰涼的解渴口感。然而,其中最有趣的,或許要算清朝康熙帝不經意間將一種水果的名字說錯,導致這個名字被傳承了400多年,至今仍被廣大人民沿用。這種水果就是如今的哈密瓜。
哈密瓜在古代稱作「鄯善瓜」。其歷史記載最早出現在《太平廣記》中。那時,漢明帝有一寵妃陰貴人,曾夢中食瓜,夢里的瓜香甜無比。不久后,敦煌真的獻給漢朝一種奇特的瓜,名為「穹窿」,維吾爾語中稱之為「庫洪」,即現今的哈密瓜。
新疆作為我國的一個歷史悠久的地區,其獨特的土壤和氣候為哈密瓜提供了理想的生長條件。
然而,這種瓜的命名之旅并非一帆風順。當哈密瓜首次被進獻給康熙帝時,由于路途遙遠和當時的保存技術有限,真正到達皇宮的已經是瓜蔓上的成熟果實。康熙帝品嘗后大為贊嘆,隨即詢問其名。此時,宮中無人知曉這瓜的真實名字,康熙帝考慮到是哈密國王進獻,便直接稱其為「哈密瓜」。自此,鄯善瓜的名字漸漸被人們遺忘,取而代之的是「哈密瓜」。
不得不說,這無疑是一個巧合。如果不是哈密國王進貢,或許「鄯善瓜」的名字還會在人們的口中流傳。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