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鄱陽湖邊這塊福地,素有「楚門通衢」之稱。自古以來,白鷺棲江畔,漁船入洞庭,都昌便是鄱陽湖邊一個不可忽視的重鎮。這片熱土孕育出勤勞的人們,他們世世代代在湖邊打拼,繼承著勤勞樸實的楚文化。
都昌此地四季如春、陽光明媚,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產糧、產棉、產絲、產茶、產油皆優良。尤其是稻米,堪稱一絕,清香可口,甘美非凡,不僅供都昌本地消費,更遠銷各地。都昌人民以自己這塊福地為豪,他們熱愛這片土地,用智慧和汗水開墾出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只是這天造的鄱陽湖,也給都昌人民的生活帶來了不便。
都昌雖處于鄱陽湖腹地,卻無法直接利用這水網交通,與其他湖邊城鎮來往。百姓要到對岸的城鎮,必須繞湖漫行數日,極為耗費時間與精力。尤其當緊急情況來臨時,更是沒法快速趕往對岸求助。都昌雖地處要沖,卻也因湖水阻隔而孤立無援。
都昌知府錢啟忠深知百姓之苦,但他也明白,要改善百姓出行,必須有一座橫跨鄱陽湖的橋梁。然而,這工程浩大,朝廷早已自身難保,無暇顧及。錢啟忠為百姓著想,四處奔波,不止一次上書朝廷,請求修建湖橋。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