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孫策起江左,袁紹袁術興河梁。
劉焉父子據巴蜀,劉表軍旅屯荊襄。
張燕張魯霸南鄭,馬騰韓遂守西涼。
陶謙張繡公孫瓚,各逞雄才占一方。
這首詩來自于《三國演義》全書的最后,敘事般的體裁像片尾曲一樣讓人回味感慨。這些英雄豪杰都曾經叱咤風云、名震天下,在漢末群雄的擂台上留下了自己的姓名,但故事總有結局——有的羽化登仙、建立政權,更多的則是「臥龍躍馬終黃土」。天下的蛋糕逐漸被曹劉孫三家分得后,群雄們大多化作一抔土、歸入塵埃。
但有一支力量例外——遼東公孫度家族,他們一口氣從漢末熬到了曹魏中期。
上圖_ 公孫度 (150年-204年)
起家
公孫度少年時期因為得到遼東太守公孫琙的青睞得以讀書、并且被推薦擔任郎中,隨后又前往冀州擔任刺史。但冀州是世家大族盤踞之地,公孫度寒門出身,根本不可能在冀州生存下去,沒多久就被趕下台。
但他有個老鄉叫徐榮,在董卓手下擔任中郎將。當時正值董卓執掌京師、大力擴充親己勢力的時候,因此在徐榮的推薦下,公孫度被派遣前往遼東擔任太守,相較于人口眾多、勢力盤根錯節的中原,遼東地區他還是擺得平的。
這段時期,陳壽評論公孫度「暴而不節」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