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蜀漢內部的黨爭始終如影隨形。劉備收劉封為義子,日后又賜死劉封,成為蜀漢內亂的一個重要案例。
這個歷史謎團,一直令人深思。本文將圍繞劉備賜死劉封一事,探討三國時期蜀漢內部斗爭的始末,分析劉備這樣做的原因,給我們后人以歷史啟示。
公元208年,劉備進入荊州不久,便收養了一個名叫劉封的少年為養子。當時劉備已經48歲,血氣方剛的他卻至今沒有子嗣,擔心日后誰來繼承自己的事業。偶然間聽說荊州有一個孤兒劉封聰明過人,便把他接到身邊收為義子,希望他能成就一番大事。
劉封生性剛毅,又得到劉備的知遇之恩,自此對劉備言聽計從,對他的夢想忠心耿耿。
原來劉封祖上曾是漢室宗親,父親曾隨劉表討伐黃巾軍有功,後來劉表病故,劉封一家受到劉表妻子呂皇后的迫害,全家被滅。當時還是孩子的劉封僥幸逃脫,流落江湖。劉備得知后不禁唏噓,更加疼愛劉封如同親生兒子。
兩年后,劉備在白帝城得了一個親生兒子,取名劉禪。劉封對此并無忌憚之心,只想輔佐這個弟弟,共同報效劉備。
當時東吳與劉備聯合對付曹操,劉備便派關羽鎮守荊州。關羽性格直爽剛烈,不善交際,多次得罪東吳的孫權。公元219年,趁著關羽北伐之機,孫權派呂蒙 奪回荊州,關羽兵敗被殺。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