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古裝題材影視作品中,我們能夠看到青樓行業的縮影。在這里,有賣藝或賣身的青樓女子。有見錢眼開,做人圓滑的老鴇。有見到客人,彎腰點頭,將阿諛奉承詮釋到極致的龜公。
正所謂每個行業都有屬于自己的特殊性,隨著行業存在的時間越長,一些「行內話」也就會孕育而生。特別是青樓這個性質極為特殊的行業,行業黑話可以說是豐富多彩。通過這些行業黑話,我們能夠更為清楚的,了解到古代青樓行業的門門道道。
(古代青樓女子劇照)
古代青樓女子分為兩種,一種是「娼」,另一種則是「妓」。前者非常好理解,和現在黃色產業中的妓女所做的事情一樣,做的是皮肉生意。
他們的出身,大多是缺錢的窮苦百姓家,為了家庭的生存延續,將女兒賣到了青樓。
古裝電視劇中,那些賭博的老爹為了還賭債把女兒賣到青樓的情況,也是真實存在的。妓的生存環境要好許多,她們最初大概是賣藝不賣身的。我們在古裝電視劇中,看過一些官員被抄家,男的被流放或者充軍,女子則是發配為官妓。
(古代青樓插畫)
其中接受過一定的知識以及技能教育,能歌善舞并且長相秀美的,則可以成為妓。若是表現好,那還有可能成為青樓頭牌,獲得明星待遇,有一定的可能性會被有錢人家的公子花錢贖身,收入也會更多。
所以古代逛青樓,也不一定就是去發泄欲望的。也有可能是去和妓吟詩作對,看她們表演節目,然后刷火箭跑車的。
跳槽這件事,發生在娼身上較多,她們和妓這種不缺客戶的超級明星不一樣,人家的收入那是靠「業務提成」的。
(青樓翻牌子)
一個娼下來接客數量越多,收入也就越高。因此,想要獲得更高的收入,那就要想辦法做好服務,給客戶留下深刻印象,從而可持續性的竭澤而漁,形成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行業競爭狀態。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