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五月,宋高宗趙構因厭倦政事,打算退位享受人生,因而決定正式冊封養育三十年的養子趙瑋為皇太子,并為其改名趙昚,定于當年十一月內禪,趙昚也就是日后的宋孝宗。
和其他朝代也血緣近登皇位不同,宋孝宗是宋太祖一脈的,為秦王趙德芳的后代,按道理來說,趙構選太子理應選太宗這一脈的,畢竟從宋太宗到宋欽宗,一百多年里六代人早就養育了近萬人的后裔,隨便找一個血緣都比宋孝宗近,為何趙構舍近求遠,非得立太祖一系的子孫呢?
宋高宗是太宗系,宋孝宗是太祖系
史書記載,趙構的兒子趙旉病逝后,宋哲宗的皇后孟皇后夢到了宋太祖的托夢,并且告知了趙構,趙構聽聞后認為太宗一脈子孫未能坐好太祖一脈的江山,理應將江山還給太祖一脈。
及元懿太子薨,高宗未有后,而昭慈圣獻皇后亦自江西還行在,后嘗感異夢,密為高宗言之,高宗大寤。會右仆射范宗尹亦造膝以請,高宗曰:「太祖以神武定天下,子孫不得享之,遭時多艱,零落可憫。朕若不法仁宗,為天下計,何以慰在天之靈!——《宋史》
這番話看起來冠冕堂皇,但皇位可不是孔融讓梨,儲君嫡位是何其重要,尤其是宋高宗這種無子的皇帝,對于日后的儲君挑選更是慎之又是慎,怎麼可能會如此草率,因為一個夢就決定了兩代皇帝的命運?
所以說趙構選宋孝宗純粹是為了自己的權勢,你可以懷疑趙構的人品和能力,但不能懷疑他的權謀。
當然一開始趙構完全不需要考慮這個問題,靖康二年(1127年),趙構的長子趙旉出生,趙構南渡繼位后自然將他立為太子以定人心,可惜這個兒子命薄,不到三歲就病逝了,而且死的還具有戲劇性。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