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的春天,湖南省寧鄉縣黃材鎮月山鋪的村民姜景舒兄弟,像往常一樣在后山挖紅薯,突然挖到了一塊硬物,發現是一塊帶有銅綠的銅片,繼續挖下去,就挖出來一個四四方方的青銅器件,邊長為52.4厘米,高56.3厘米,重34.5公斤,這就是四羊方尊。
兄弟兩人就把這個東西扛回家了,由于東西太大,被路上看到,很快黃材鎮萬利山貨號的老闆就得知了這一事件,他用400塊大洋買了這件青銅器,後來又以10000大洋的價格賣給長沙的4位古董商,4人將青銅器運到長沙靖港鎮某商號寄存。
不久,4人發生內訌,其中一名叫楊克昌的商人向長沙縣政府舉報,政府派人收繳了四羊方尊,後來,四羊方尊就到了湖南省政府手中,當時的長沙某報紙還報道這一事件,引起轟動,抗日戰爭爆發后,戰火燒到了湖南,長沙淪陷后,四羊方尊不知去向。
四羊方尊
1952年,周恩來總理指示中南文化部尋找四羊方尊,派出了一個工作組在中國人民銀行湖南省分行的一個木箱中發現了四羊方尊,不過因為戰爭,四羊方尊被炮火震成了碎片,后經相關專家長達一年多的修復,才是今天看到的這個樣子,1959年,四羊方尊被收藏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后更名為中國國家博物館,一直到現在。
眾所周知,商朝的核心區域在今河南一帶,比如殷墟遺址,是商朝盤庚到帝辛時期的都城,長達273年,殷墟在今河南安陽,別說商朝了,就連后世的周朝,控制區大多在長江以北,不可能到達長江以南的湖南,那麼商朝的四羊方尊為什麼會在湖南出土?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