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妙筆生花創作挑戰#在三國二十四名將中,典韋位列第三,許褚位列第八,五子良將有三人上榜,他們就是位列十三、十四、十五的張遼、張郃、徐晃,樂進和于禁遺憾落選。
五子良將之說,源自《三國志·卷十七·張樂于張徐傳》:「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
我們可以說五子良將的稱號,實際是陳壽授予的,他在《三國志》中已經給這五人排好了順序:張遼第一、樂進第二、于禁第三、張郃第四、徐晃第五。
典韋和許褚出現在《三國志·卷十八》:「許褚、典韋折沖左右,抑亦漢之樊噲也。」
五子良將合為一傳,李典、李通、臧霸、文聘、呂虔、許褚、典韋、龐德、龐淯、閻溫等十人一傳,這說明在曹魏集團,虎癡許褚和大戟典韋比五子良將差了一個檔次,他們最后的官職,也不可同日而語。
典韋加入曹軍之前在張邈部下為「士」,可能還算不上軍官,被夏侯惇發現并收留后為司馬,因為在濮陽之戰表現勇敢,被曹操晉升為都尉,后因「每戰斗,常先登陷陳」而「遷為校尉」。
漢朝軍制,都尉低于無號校尉,無號校尉低于名號校尉(如典軍校尉曹操、贊軍校尉魯肅),名號校尉逐級晉升,依次是中郎將、名號中郎將(如五官中郎將、軍師中郎將)、裨將軍、偏將軍、雜號將軍、重號將軍(如四征四鎮)、四方將軍、衛將軍、車騎將軍、驃騎將軍、大將軍(驃騎和大將軍可兼大司馬)。
典韋的最高軍職是無號校尉,需要再建兩次功勛,才有可能晉升將軍,許褚比典韋命長,也一開始跟典韋一樣,也是由都尉晉升無號校尉: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