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戰敗,僧格林沁上書咸豐帝:雖然大沽戰敗,但并不是奴才懈怠和瀆職,實在沒想到北部炮台的兩座彈藥庫會同時爆炸。奴才已經在天津和通州沿路做了必要的部署,但奴才以親王和六大公爵的名義請求皇上暫離京城,北狩熱河。等到六大公爵的援兵一到,奴才將功贖罪,讓這些卑鄙可恥之徒消失。僧格林沁的奏折是密奏咸豐的,此時只有咸豐一人知道僧格林沁的主張。
咸豐帝并沒有拿定主意,也可能是自己已經想好,只是想看看朝廷大臣的動靜。咸豐帝在秘密日記中是這樣寫的:大清乃世上最強大、最文明之國!然朝臣的愚昧無知使得大清危機四伏。兩年前,英格蘭迫使我們或和或戰,使朕左右為難,神傷之極。朝中大臣肩負國之安危,應該勤勉同心,審時度勢,以大清利益為先。
朕日夜苦思,滿腹疑慮,一切因何而來?當因大沽失守。大沽已丟,夫復何如?
這是法軍司令在圓明園中搜到的咸豐帝的秘密日記。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咸豐帝認為現在走到這一步,就是因為大沽失守導致的,自己為此痛心疾首,更令咸豐帝傷心的是朝中大臣都為各自打算,不為朝廷安危同心協力。這是咸豐內心的想法,當然朝中大臣誰也不知道。
當咸豐收到僧格林沁的密折后不知有何想法。自己把后果歸之于大沽失守,而僧格林沁卻認為不是自己的責任,是炮台無故爆炸的原因。咸豐帝雖然心里相當不舒服,但并沒有責怪僧格林沁,因為他還要用到這位蒙古奴才。此時的咸豐帝也像朝中的主戰派一樣,要與自認為蠻夷的英法聯軍大戰一場。一方面咸豐帝并沒有阻止僧格林沁提出的在通州設下伏兵,突襲英法聯軍。此時,朝廷中的主戰派占了上風,咸豐帝何嘗不想戰勝口中的蠻夷,因為他一直認為大清是世上最強大、最文明之國,從上面他的秘密日記中可以看到。
咸豐帝很快把僧格林沁的密折和自己的一道朱諭傳給朝中大臣看。頓時,在朝中掀起了軒然大波,僧格林沁的密折主要就是兩點,一是懇求咸豐帝離開紫禁城,北狩熱河,暫避蠻夷鋒芒。二是自己在通州八里橋設下伏兵,讓這些卑鄙可恥之徒消失。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