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十八年九月,朱棣頒發詔書,宣布將應天府改名為南京,把順天府定為京師。永樂十九年正月初一,大明王朝的國都正式遷往北京。
從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大明,到永樂十九年,也就是1421年,朱棣正式遷都北京為止,南京做了53年的明朝國都,而北京從此開始了它223年明朝國都的歷史。
那麼,朱棣為什麼非要把國都從南京遷到北京呢?首先就是為了完成父皇朱元璋的遺愿,朱元璋發跡于南方,完成了我國歷史上唯一一次由南向北的大一統,不過朱元璋非常清楚,南京并非是國都的最佳選擇,因為隨著全國的統一,朱元璋已經感受到了南京對北邊之地的鞭長莫及。
所以朱元璋一直都有著遷都的想法,甚至曾經親自到宋朝舊都汴梁勘察過。洪武二十四年,御史胡子祺給朱元璋分析了明朝的地形以后,提出西安自古就是漢唐故都,地理優勢得天獨厚,是都城的最佳選擇。朱元璋對此心動不已,于當年八月就派太子朱標去陜西考察。
不過可惜的是朱標在考察完回到南京以后沒多久就生了大病,第二年,剛滿37歲的朱標就因病去世了。作為朱元璋最喜歡的兒子和寄予厚望的儲君,朱標的英年早逝讓朱元璋悲痛不已,遷都一事也就此隨著朱標的去世而擱淺。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