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旬陽一名學生在放學途中撿到一塊黑色的「煤炭」。
等他第二天把這東西帶到教室后,老師發現這好像是文物,于是便帶著他把這塊「煤炭」交到了當地博物館。
不料,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不識貨,將它放置在角落里沉睡了10年。
10年后,一位老專家無意間發現了這塊「煤炭」,當場驚呼:
「這是價值連城的國寶啊,世界僅此一個!」
這塊「煤炭」究竟是何來歷?
它的背后又隱藏著怎樣驚心動魄的歷史故事?
我們先來了解下,這枚寶物的發現過程。
1981年11月9日下午,陜西省安康市旬陽縣中學放學鈴聲一響,一群學生就嘰嘰喳喳地涌出了教室,這其中就包括一名名叫
宋青家離學校不遠,所以每次放學他都是步行回家。
路上,宋青感覺一個人實在無聊,便順手撿起石頭朝著旁邊的小河扔過去,欣賞河面蕩起陣陣漣漪。
河岸附近大都是白色或青色的石頭,這時,宋青卻發現不遠處有塊黑漆漆的石頭,他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塊「煤炭」。
在當時那個年代,煤炭是人們取暖用的主要燃料,于是宋青便想著把它撿回家去。
然而拿起來的那一刻,宋青卻發現這個「煤炭」的形狀很奇特:
它有很多個面,每個面都大小一樣,似乎是被刻意切割成了這個形狀,有些切面上還隱隱約約露出了類似文字的花紋。
宋青把它在衣服上使勁蹭了幾下,果然發現這上面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