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泉州,有一個名字很好聽的縣,古時候叫桃源,現在叫永春。永春是千年古邑,地靈人杰,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是中華原始青瓷的發祥地。那麼,歷史上的永春是什麼樣的呢?
1898年,英國醫生約翰·普雷斯頓·麥克斯韋來到福建永春工作,他在業余時間走遍了永春的山川河流,拍攝下大量照片。
這些照片拍攝于1900-1910年。通過這些老照片(黑白照片上色,并修復了清晰度),我們看到了100多年前福建永春的真實風貌。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浸潤著歷史的印記。照片很珍貴,值得收藏!
福建永春,位于晉江東溪上游,桃溪穿城而過。大山腳下的永春,古樸又寧靜。岸邊是民居建筑和廊橋。一條條小船停靠在小碼頭邊。
桃溪,可以說是永春的母親河。千百年來,涓涓河水滋潤著兩岸永春兒女的心田。這張照片拍攝于1900年。
1900年,永春蓬壺附近的一座木橋。這里風景秀美,酷似蓬萊仙境,故稱蓬壺。走過木橋到達河對岸,看上去像是一座道觀。
蓬壺始建于隋開皇九年(584年),清代屬永春(桃源)縣治。這里民風淳良,是一個歷史文化名鎮與商貿重鎮。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