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秦始皇嬴政,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評價,一方面他功蓋千古,因為他不僅完成了一統天下的霸業,還推進了一系列體制改革,推動了中華文明進程,在另一方面他是暴君,焚書坑儒禁錮思想,嚴苛的法令讓天下百姓苦不堪言。
秦始皇自從稱帝的那一刻起,他個人就已經同整個華夏民族牢牢地綁定在了一起,他曾為中國取了一個富含霸氣的名字,此后的兩千多年至今,中國一直在沿用秦始皇曾經取過的這個名字。
分裂的華夏大地自春秋時期開始就形成大小諸侯割據的局面,到了戰國時期,隨著諸侯們爭霸的升級,分裂的中原大地形成了七個較強的諸侯并立的局面,秦國便是其中之一。ADVERTISEMENT
秦國最初只是一個小國,但自從秦孝公時期,秦國通過商鞅完成了變法強國之路。商鞅為當時的秦國打造了一系列嚴苛的法令和政治制度,完成了政治體制上的改革,自變法后,秦國的實力不管是在軍事上還是在經濟上都有了極大的提升。
雖然在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但商鞅推動的改革卻保留了下來,此后的幾代秦國國君勵精圖治,滅巴蜀吞義渠,一步步累積實力,秦國完成了從邊緣國家到可爭天下的強國的轉變。
到了嬴政即位時期,秦國已經累積了足夠的實力,自趙國被滅后,東方諸國再無抵擋秦國虎狼攻勢的實力,在公元前221年,秦國盡滅諸國,終于完成了統一中原的千秋大業。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