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一位女子在晚上蒸了一條帶魚作為晚餐,結果吃到一半,她突然感到嘴里不對勁——有一顆硬物讓她無法咀嚼,隨即將其吐出。
令她更加驚訝的是,這顆硬物不僅堅硬,而且表面呈現著不尋常的白色,像石塊一樣。她急忙吐出更多硬物,最后總共發現三顆白色小顆粒,這些顆粒讓她心生疑慮:「這到底是什麼東西?」她從未在魚肉里吃到過這種硬物,因此感到十分困惑。
這位女子的擔憂立刻在社交網絡上引發了廣泛關注,她將事情經過發布到網上求助網友。她質疑,這條帶魚在購買或處理的過程中是不是混入了什麼異物,或者這是否代表這條魚有問題。
令人意外的是,網友們的反應并沒有她想象中的那麼嚴重。許多網友都表示這種情況并不罕見,甚至有一些網友表示這條魚并沒有問題,反而還透露了關于帶魚的一些有趣「秘密」。
有人解釋說:「你這是南海帶魚!這種帶魚肉質較粗,眼睛是黃色的,風味也較強,和舟山的帶魚相比差距較大。」還有網友指出:「帶魚有這種結石,尤其是在靠近魚鰭的部分。」一些專業人士甚至解釋說,這些顆粒其實是「耳石」,是魚類用來調整身體沉浮和交配的器官之一,特別是在深水魚類中很常見。
這些回答讓女子松了一口氣。原來,這些「硬物」并不是什麼外來異物,而是帶魚的正常生理結構。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