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東地區,一起因食用含有蝸牛的小米粽而導致的中毒事件已經導致3人不幸喪生。
台灣衛生福利部下屬的食品藥品管理局和疾病管制署在得知情況后,迅速派遣人員前往當地進行樣本采集。經過檢測,發現小米粽的殘留物中含有高毒性的有機磷農藥——托福松(terbufos),而蝸牛和所謂的「血桐」(官方後來澄清,實際上是指克蘭樹)并未檢測出有毒物質,這讓死者家屬感到非常震驚,并質疑家中怎會出現這種有毒物質。
送往北部進行檢測的樣本共有三種,包括剩余的小米粽、蝸牛和「血桐」。在今天上午臨時召開的記者會上,衛生福利部宣布,通過氣相色譜串聯質譜儀(GC/MS/MS)和液相色譜高分辨率質譜儀(LC/HRMS)的進一步檢測,確認小米粽殘留物中含有有機磷農藥托福松,而蝸牛和「血桐」樣本中并未檢出該物質。
有機磷農藥托福松是一種劇毒的殺蟲劑,其典型的中毒癥狀包括瞳孔縮小、意識不清或半昏迷、唾液分泌過多、痰液增多、呼吸或嘔吐物中有強烈的農藥味(類似于大蒜味)等。這些癥狀與醫院觀察到的患者癥狀相符,如瞳孔縮小、痰液多到阻塞呼吸道、嘔吐等。
在醫院,當家屬打開裝有小米粽的塑料袋時,強烈的氣味撲鼻而來,不僅讓家屬感到不適,連在場的記者也不得不后退幾步。盡管當時小米粽被塑料袋包裹,但地面上仍然留下了一股「大蒜味」。雖然當時大家都有所懷疑,但最終還是需要專家的檢測結果來確認。
專家今天已經明確了有毒成分,但家屬仍然感到非常驚訝,并質疑這種農藥從何而來。據家屬表示,小米粽的葉子是由已故的曾姓姑婆的兒子從樹上采集的,而蝸牛則是由死者的另一個兒子在同一塊田地里采集的,目前這塊田地并未發現問題。
家屬堅稱,不可能有人在樹上噴灑農藥,而且那塊田地只使用了有機肥料,因此對于農藥的來源感到非常好奇。他們還提出了疑問,既然現在知道了有毒物質的身份,他們是否需要補充注射解毒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