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位于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無論是陸地還是周邊海域,地震發生都相當頻繁。不過,很少有人知道地震其實有「快」和「慢」之分。
除了一般感受到的快速地震,台灣的中央山脈下方還存在著世界罕見的「慢地震」。
儘管「慢地震」看似不具威脅,實際上它的破壞力可能超乎我們的想象!
近來台灣地震頻繁,中央氣象署在其臉書粉專上發文解釋,地震也有快慢之分。
一般地震通常會在數十秒到數百秒內釋放能量,錯動可達數十公尺,而「慢地震」則可能持續數小時甚至數週,錯動幅度不超過10公分,速度極其緩慢。正因為如此,這類地震往往難以察覺。
「慢地震」之所以難被感知,主要是它們發生在更深的地殼內。那麼,台灣有「慢地震」嗎?答案是肯定的。
根據中央氣象署的資料,台灣的中央山脈南段、玉山南方正是「慢地震」的好發地,這裡是世界少數能在「非火山區域」的造山帶中觀測到慢地震的地方。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