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成都是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所有這些詞匯,都難以形容成都的美。
30年代成都街頭
如果文字還不夠直觀,那就用27張民國時期的老照片(黑白照片上色修復了清晰度),來勾勒成都獨特的輪廓。照片搜集不易,有些是第一次曝光,你值得收藏!
1930年,成都蜀王府南大門,看上去非常氣派。朝南的三券城門前,矗立著一座三間四柱二樓的石牌樓。牌坊上方四個大字:為國求賢;左右兩邊各有兩字:會昌、建福。
蜀王府,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它規模宏大,是最壯觀豪華的藩王府之一。民國時期,蜀王府遭到了嚴重破壞。到了1967年,被徹底拆除。如今只剩下了一個地名。
30年代,位于成都的劉備惠陵景象。這是寢殿,建筑面闊三間,寬11米,進深8米,灰青筒瓦屋頂,建筑簡樸莊嚴。殿內高懸清人馬維騏所書「千秋凜然」四字匾額。
其后為闕坊,闕坊正中嵌墓碑。弧形碑帽上刻雙龍戲珠浮雕。碑身刻「漢昭烈之陵」五個大字;下款署「大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三月上浣重建。」闕坊后即為劉備墓。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