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則網絡貼文中,有人曬出了一張竹筍條的照片。這看似普通的小竹條,卻迅速引發了大量網友的共鳴。它既勾起了大家對「竹筍炒肉絲」的記憶,也讓許多人想起了「被教育」時的酸爽經歷。網友紛紛笑稱:「小時候不懂事,常吃竹筍炒肉絲,但不是用嘴,而是用身體感受。」
對許多70后、80后甚至90后的人來說,竹掃帚并不只是清潔工具,更是一種「家庭教育神器」。特別是在那個「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年代,竹掃帚上抽下的一根細竹筍條,成了許多家庭的象征性存在。
「一旦調皮搗蛋,竹筍條絕對是父母的第一反應。」有網友回憶道,「那時候只要媽媽從掃帚上扯下一根竹筍條,我就知道完蛋了。
竹筍條為何會成為許多父母的「首選」?一是因為它隨手可得,二是因為它柔韌性極佳,不容易折斷,打在人身上雖痛卻不至于受傷。很多父母也常常半開玩笑地說:「我只是嚇嚇你,打得疼了才記得教訓。」
當然,也有不少網友提到,盡管竹筍條讓他們小時候哭得稀里嘩啦,但長大后回想起來,這些教育方式其實滿懷父母的用心與愛。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教育觀念的改變,竹筍條早已退出了家庭教育的舞台。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