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四年,風云變幻之際,劉備乘著歷經磨難的勝利之勢,終于邁向了他在亂世中的巔峰。在眾臣的一片擁戴之聲中,他被封為大司馬、漢中王,這是他一生的榮耀巔峰。
這份榮耀的背后,隱藏著一場微妙的政治博弈。劉備得知,左將軍之職,自己已不可兼得,于是將這個重任交予了心腹之將——馬超。但劉備深知,權謀之中蘊含著無窮變數。
大司馬劉備決定將左將軍印綬親自送交京城,以表明對大漢的順從,同時避免在勢力均衡中引發的波瀾。這一切并非簡單的決策,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政治謀略。
劉備并未將左將軍的印綬交予馬超,這并非對其不信任,而是出于對張飛的考慮。張飛一向豪氣干云,如若見到馬超接過大漢的左將軍印綬,必然心生芥蒂。因此,劉備巧妙地選擇了郵寄的方式,將左將軍的黃金印和紫色綬帶送還京城。
秦漢兩朝的驛站網絡猶如一張無形的巧妙網,把天下各地緊密地連接在一起。劉備差遣得力使者,托付驛站傳遞他冊封為漢中王的消息,同時繳還左將軍的印綬。這既是對大漢的敬畏,也是對局勢的穩妥應對。
在千里之外,驛站傳遞了這個消息,大漢天子劉協得知劉備的決定后,心頭感慨萬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