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里,我想大多數人都已經意識到,《藏海傳》的局,不是藏海設的,不是曹公公設的,也不是平津侯設的,而是一個看似最「文弱」的人——內閣首輔石一平,才是最深的那口井。
這人是怎麼做到的?面具人、第三人,乃至整個藏海這條暗線的布局者,統統是他一人合體。趙秉文?那就是顆隨時能舍棄的幌子棋子,用來遮住別人視線的。
從面上看,石一平在整部劇里的鏡頭不多,不聲不響,好像只是在朝堂中做個規規矩矩的大臣。但越是這樣越讓人心里發涼。越是沒情緒的人,越可能是一切情緒的導演。
你以為他是個文官,最多就是操心點賦稅財政、邊境給養?錯了,他背后操盤的,是大雍最核心的三條神經:軍權、監政權、秘諜系統。
整部劇從第一集到第二十七集,藏海一路查父母被害真相、三位師父背后故事、鬼璽線索、瘖兵動向,看似是三股勢力在角力:平津侯、曹公公和神秘第三人。可這一切走向最后的收口點,才發現——第三人、面具人,其實都是石一平自己分裂出來的「馬甲」。
藏海背后真正的推手,不是別人,正是這個端坐中樞的首輔大人。
劇里埋得最深的一條線,是藏海的「升維」。他從一個查父母死因的少年,逐漸成長為一個能穿透朝局、能策反陸燼、能挑撥太監與軍方關系的高手。但誰把他「扶起來」的?誰為他設置了「死囚師父星斗」「風月高手六初」「神秘劍客高明」?背后那雙手,不是為了給他武功,也不是為了真的保他,而是為了利用他完成三件事:找出鬼璽、攪亂平津侯與曹靜賢、再滅掉這兩個老狐,再「清算」藏海。
這才是石一平的毒。
藏海一開始不知道是誰在用他,但他太聰明了,殺陸燼的手法、寫藏書藏入尸腹的計策,一環接一環地揭穿同盟關系的裂痕。他慢慢意識到自己被「三重試煉」推著走,每一關都似乎「巧合」地有人幫他擋刀、有人替他鋪路,但最后誰都沒出手「救他」。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