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王朝存在三百多年,一共有十二位皇帝,其中五位都葬在清東陵。
那是一座規模龐大,體系完整的陵園,是中國皇陵的集大成者。
然而,清王朝亡了111年,至今仍然有人在守護著皇陵,那麼是誰給他們發工資呢?
清東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西北三十公里的昌瑞山的南麓,歷史上記載占地兩千五百平方公里,現在保存面積大概有八十平方公里。
清東陵的陵園始建于順治十八年,到光緒三十四年才最后完工,歷時247年,幾乎貫穿了整個清朝的統治。
有清一代,清王朝在東陵設置了完善的祭祀、防護、繕治等機構,管理嚴密。
由于這里是埋葬祖宗先人的神圣所在,所以清朝皇帝劃撥了最親信可靠的旗人做守陵人。ADVERTISEMENT
劇照
這個時候的旗人不一定是純粹的滿族人,還包括早期歸附滿洲八旗的東北的其他民族和一部分歸順的漢族兵丁、百姓。
後來旗人成了滿族人的統稱,實際上滿族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而正宗滿洲人,基本上是隸屬于八旗軍中,屬于亦軍亦民的組織管理形式,與旗丁是有區別的,相當于領主與屬民的關系。
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七這天,順治皇帝駕崩。
清王朝按照順治的遺愿在昌瑞山營建陵寢,這就是清東陵內的第一座陵寢——孝陵。
隨著孝陵的營建,大批滿族官員兵丁被派到東陵,據史料記載如下:順治十八年(1661年)秋七月「壬申,戶部題,世祖章皇帝守陵內侍共四十四名,官員人役共六十六名,應給園地共三百八十余響,請將附近地畝圈取撥給。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