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金峰鄉的賓茂及壢坵部落,在9月18日的晨曦中,平靜被一聲又一聲的急救車鳴笛打破。這天,本該是部落日常的一天,卻因一鍋不起眼的小米粽,讓這個山中的小社區陷入了無法言喻的悲劇。總計12人中毒,3人已經宣告不治,而還有4人在生死邊緣徘徊。
這一切,竟源于一名阿嬤在前一天所制作的小米粽。這種傳統的原住民美食,本應是節日或者家庭聚會的美味回憶。然而,這次的材料卻暗藏殺機。蝸牛、竹筍、小米粉,這些食材看似無害,但真正的兇手可能是其中的生豬肉——根據毒物專家的初步研判,肉毒桿菌很可能是罪魁禍首。
原來,這些小米粽的餡料裡使用了部落傳統的生醃豬肉。這種制作方式是原住民的特色,帶著祖先留下的味道,寄託著代代相傳的記憶。
台東金峰鄉南迴線賓茂及壢坵部落18日驚傳集體食物中毒,台東縣衛生局到部落及醫院採集檢體。(蔡旻妤攝)
這種細菌在缺氧環境下滋生,而家中自制食物,尤其是像這次的小米粽,制作過程不嚴謹,很容易給細菌提供繁殖的溫床。而且,肉毒桿菌分為A、B、E型不同的變種,要快速對癥下藥,就必須儘快確定是哪一型肉毒桿菌引發中毒,否則患者的生還希望會變得渺茫。洪東榮呼吁,疾管署必須馬上採集食物和病患的檢體,進行化驗,時間不多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