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文物才能稱得上「鎮國之寶」?或許是像金縷玉衣那樣,用玉片和金絲精巧纏繞,展現出極致的奢華與精美;又或者是像越王勾踐劍那般,歷經千年,劍刃依然寒光凜冽,削鐵如泥……
然而,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里,有一件被譽為「鎮國之寶」的文物,初看之下卻顯得格外普通,甚至有些粗糙。與那些造型精美、體積龐大的青銅器相比,眼前這件被稱為「第一青銅器」的「西周利簋」,體積還不到其他器物的三分之一。
那麼,是什麼讓這件看似平平無奇的青銅器被視為如此重要?僅憑器身上刻著的三十三個銘文,它就被稱為「第一青銅器」
簋,這種器物的形制十分獨特,內圓外方,口部呈圓形,底座則多為方形,器身上還帶有兩只或四只耳朵。在商周時期,簋常多作為祭祀的禮器來使用,裝著祭祀時所用的五谷,常常與裝著肉食的鼎相配對。
商周祭祀之時,天子的禮制為九鼎八簋,諸侯用八鼎七簋,而地位較低的士大夫則只能使用三鼎二簋。作為祭祀中不可或缺的禮器,青銅簋在出土的文物中并不少見。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