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秦國處于強國崛起的關鍵時刻,國君嬴政年幼登基,大權旁落在宰相呂不韋和太后趙姬手中。
一個江湖浪子嫪毐,憑借自己與眾不同的「本領」,成功進入趙姬的宮闈,最后竟然躥升為權傾一時的趙姬心腹,打算讓自己的兒子奪嬴政的王位,稱王稱霸。
秦穆公去世后,其子嬴政年僅13歲就繼位為王,由于太過年幼,朝政大權完全被宰相呂不韋所控制。呂不韋在秦穆公在位時功極霸業,了秦穆公打下許多土地,可以說對秦國的發展功不可沒。他出生普通,
但憑借過人的政治手腕,逐步成為秦穆公的心腹大臣。呂不韋深諳權術,在朝堂上結交人脈,秦穆公也十分信任他。秦穆公在世時,呂不韋已經是司馬穰苴,掌控著軍權,可謂權傾朝野。秦穆公駕崩后,呂不韋順理成章地攝政輔佐幼主,必定要把持大權。
嬴政的生母趙姬也參與到朝政當中,與呂不韋聯手處理秦國大事。趙姬原本是呂不韋的歌姬,長相嫵媚動人,歌喉甜美,深得呂不韋寵愛。
後來通過呂不韋的推薦,嫁給了秦穆公,并為穆公生下嬴政。秦穆公駕崩后,趙姬作為太后參政,她與呂不韋既是舊交,又共同把持大權,可以說非常合拍。朝野上下都認為,大權當前這兩人掌控之間,秦國國運必將蒸蒸日上。
對于年紀尚幼的嬴政來說,眼下有兩個「父親」在旁幫助他治理國家,暫時沒有什麼需要操心的。呂不韋作為「仲父」,輔助嬴政處理朝政;而趙姬作為生母,更是時刻關心著兒子,對他寄予厚望。
嬴政也確實過上了無憂無慮的生活,他的飲食起居都有專人伺候,要看書學習也有老師傅隨時指導,嬴政可以說是被呂不韋和趙姬保護得密不透風。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