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歷史求知所
編輯|歷史求知所
一句話讓鐵路為它改道!隋唐時期大糧倉在河南被發現。鐵路為其改道,而糧倉其中藏有的谷粒經過專家的精心培養,居然長出芽來,歷時千年的生命重獲新生!
考古學家們困惑千年前的古人用什麼技術和方法做到讓糧食歷經千年沒有發霉和腐爛呢?!其中蘊含的是古人讓人驚嘆的奇妙智慧。
含嘉倉在1971年被發掘,位于今日的河南洛陽。說起洛陽,就不免想起隋煬帝遷都洛陽。公元605年,隋煬帝繼承了隋文帝的帝位,上位后的隋煬帝便宣布要遷都洛陽城。
遷都原因除了實現隋文帝夙愿之外,也因為洛陽在當時位置上位于隋朝疆域的正中央,有利于國家的糧草運輸和管理,地理位置十分優越。ADVERTISEMENT
除了遷都洛陽之外,當時的隋朝大運河也在修建當中,隋朝大運河作為水利工程,其主要的任務是進行漕運,其中運輸的最重要的物品就是各地的糧食。
遷都洛陽和建設隋朝大運河使得隋朝的交通運輸形勢產生了格局上的變化,而交通運輸上的變化使得糧倉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格局發生變化。
1972年被發掘的含嘉倉作為大運河最重要的配套基礎設施,被譽為中國古代糧倉之最,位于隋唐城內。
自古以來,糧倉選址一般是遠離城區的偏僻地方,因為糧倉占地面積大,所以城區之外有充足的土地滿足糧倉的建設。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