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843年開埠,上海從此告別小漁村,在成長為魔都的道路上,一往無前,顯得與大清的疆土、風情,格格不入。有詩為證:「馬龍車水日喧闐,到處笙歌醉綺筵。十里洋場成化外,情天孽海自年年。」
這組1907年的上海照片,經修復上色,完整還原了當時的上海風情。
洋涇浜棹歌圖
洋涇浜,是上海一條小河溝,後來成為租界的分界線。于是,這條河溝兩側就成華洋通商、趕集的熱鬧街市。當地人創造的洋涇浜英語,成為當時中外交流的主要工具。
南京路
南京路是上海最早的商業街,照片中1907年時候還是小商攤、小商店為主,到1908年后,南京路迎來巨變,開通有軌電車,高樓大廈林立,真正成為上海的購物天堂。
福州路
上海開埠前,有四條通往黃浦江的土路,福州路就是其中之一,叫做四馬路。隨著租界的發展,這里成了整個上海最能代表華洋交匯的地方,「吃在四馬路」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