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TVBS新聞網》報導,創立超過一甲子的高雄私立國際商工,在2022年因少子化影響停辦退場後,如今正式進入財產清算階段,整座校園即將全面拆除。
圖片來源:TVBS
這所創立于1948年的老牌學府,最初位于台南市,後來遷至高雄市苓雅區,1961年正式更名為「國際高級商工職業學校」,成為在地知名私立學校。不過,面對台灣嚴重的少子化衝擊,這所擁有74年歷史的學校,最終仍在去年8月宣布停招。
圖片來源:TVBS
校地占地高達2.96公頃(約8900坪)的國際商工,目前已進入校舍拆除工程階段,預計年底前將完成清拆作業。整體校地將一分為二規劃:南側1.49公頃將配合高雄環狀輕軌C34站,規劃為捷運開發區;北側1.47公頃則由中山大學醫學院進駐。
圖片來源:TVBS
高雄都發局表示,這片緊鄰凱旋醫院、民生醫院、三信家商,以及三多、福德路商圈的校地,具備絕佳的區位條件與發展潛力。雖然令人不捨見證一所老校的謝幕,但未來將為在地注入嶄新的發展動能。
根據《TVBS新聞網》報導,花蓮知名學府大漢技術學院即將走入歷史,經過47年辦學歷程,確定將于2025年8月正式停辦,造成上百位學生必須轉往他校就讀,教職員也陷入失業危機。
圖片來源:TVBS
受到少子化衝擊,大漢技術學院自去年8月起便已停止招生。教育部核準該校于今年暑假全面退場後,為了確保學生權益,于今年3月前往校園向師生及家長說明後續安排。目前在校生共有285人,其中263人同意接受轉學分發,扣除162位即將畢業的學生,約有百餘人將轉往中國科技大學及佛光大學繼續求學。
圖片來源:聯合新聞
為照顧無法離開花蓮地區就讀的學生,教育部特別同意設立校外專班,安排分發學校派遣教師至原校區授課。這些學生未來仍可在大漢校區上課,畢業時也能獲得正式學位證書。分發學校將提供完整的學習輔導措施,包含學分認定、專題製作、論文指導及實習規劃,並持續提供弱勢助學金及身心障礙學生支持。
圖片來源:聯合新聞
針對教職員工的未來出路,教育部已啟動大專教師人才網及相關培訓轉介計畫,預計在今年6月舉辦就業媒合會。
然而部分教職員與校方的勞資爭議仍未達成共識,目前已送交勞動部進行仲裁。這段期間,校方將持續與教職員溝通協調,盡力協助他們順利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