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台灣多次發生地震,許多人開始更加關注建築物的抗震設計與安全性。尤其是許多超高大廈,它們的設計與建材,是否能夠有效承受地震帶來的巨大壓力,成為了大家討論的熱點。不過,日前一張關于大廈設計的照片卻讓許多人感到擔憂,網友們紛紛表示,這樣的建築外觀看起來極為不穩,甚至引發了一波關于建築安全性的討論。究竟這樣的設計是否真的危險?專家給出了完全不同的看法。
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中分享了一張圖片,畫面中顯示的是一棟約30層樓高的大樓。然而,這棟大樓的底部並非像大多數建築一樣直接接觸地面,而是透過幾根粗大的圓柱支撐。這種設計讓人不禁聯想到這棟建築的穩定性,尤其是當地震來襲時,這樣的設計會不會導致樓體搖晃甚至倒塌?
網友在看到這張照片後不禁驚呼:「這樣的設計看起來很不穩,尤其是在花蓮這樣多地震的地方,應該撐不過三秒!」一時間,這樣的建築設計讓不少網友感到恐慌,大家開始討論起這樣設計是否真的是安全的。
然而,對于這樣的設計,專業人士卻有著不同的看法。事實上,這樣的建築設計稱為「架空層設計」,這在現代都市建築中其實並不罕見。簡單來說,這種設計將大樓的底部用幾根大柱支撐起來,從而使建築物上部能夠懸空,創造出一個寬敞的底層空間,通常這樣的底層空間會用來設計大型的商業區、休閒區或停車場等功能性設施。
對于為何這麼設計,許多網友猜測:「是為了風水嗎?」、「至少淹水淹不到吧?」也有一些人指出,這樣的設計可以讓高層居民擁有更好的視野和景觀,這樣不僅增加了房屋的價值,也讓底層空間變得更加開放和舒適。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